肃北县人民检察院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本院要闻 > 正文
本院要闻

肃北检察:善解群众“千千结” “枫”景藏在“奶茶”里

时间:2024-05-20 18:03:29 来源:第二检察部  作者:杨晶 点击数:

“宁可三日无粮,不可一日无茶。”奶茶,在肃北牧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食物,也是各族群众社交的纽带,更是检察机关践行“枫桥经验”的抓手。近年来,肃北县检察院从牧民群众“喝茶说事”的生活习惯入手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主动借助群众智慧,探索构建“奶茶议事+牧区听证+蒙古包释法”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以茶破冰、以茶促和,积极落实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,成功化解一批矛盾纠纷,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。


深化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检察蓝”,打好诉源治理主动仗。选派民族党员干警1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深入基层牧区走访调研,依托村民大会、党员学习教育等活动,着眼牧区多发的草原保护、草场权属、牲畜受损等纠纷,耐心倾听群众诉求,拓宽检察监督线索来源,群众诉求在哪里检察干警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,检察业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,切实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。


聚焦“小室大作为”品牌建设,撬动诉源治理大格局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大局,发挥派驻马鬃山检察服务中心职能作用,选派民族干警定期轮流值班,采用“双语+奶茶”等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接受群众控告、申诉和举报,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68次,依法受理辖区矿山企业和牧民群众来信来访40余次,打通检察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
探索“蒙古包听证”模式,提升诉源治理新动能。检察干警坚持工作重心下移,服务触角延伸,主动下沉到基层牧区以草原、羊圈、蒙古包为工作场所,以牧民群众、矿山企业、务工人员为服务对象,以各族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、劳动争议、相邻权纠纷为重点内容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听证员,把检察听证、支持起诉、司法救助、法治宣传等工作“送入寻常百姓家”,从法、理、情的角度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,帮助未成年人追回草原奖补资金40万元,发出检察建议10份,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348万余元,检察工作社会公信力逐年提升。


下一步,肃北县检察院将紧紧围绕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,聚焦人民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的为民情怀,用活“奶茶议事”等多元化解方式,依法能动履职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用实实在在的检察履职彰显新时代检察担当。